返回主页 收藏本站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运用中医治未病推进健康云南

时间:2017-11-10 09:40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医治未病有三层意思:其一是未病先防,其二是既病防变,其三是病愈防复;即指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9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护人员,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为患者减轻病痛,缩短病程,促进康复,预防疾病的生发等,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贯彻落实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开展“推进健康云南建设,迎接十九大胜利召开”活动的具体体现。

  一、中医治未病对推进健康云南建设的意义

  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也是健康之本。精、气、神衰退变化,各种生理机能会随之改变,健康状况也就随即下降。因此,保持健康,就要保持人的精、气、神。《荀子·天论》中曰:“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也就是说,补足产生精、气、神的物质,就不会生病;补充不足而消耗过多,健康就会受到损害。中医“治未病”以为:道法自然,平衡阴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调理,以资气血;强身健体,动静相宜;.增强正气,规避邪气;早期诊治,防病传变。根据人的不同体质进行生息调养及防病治病,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对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养生理论与治未病对推进健康云南建设的作用

  在中医治未病中,养生理论占有一席之地,旨在保养生命以强身、健体、益寿,对推进健康云南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中医养生理论涉及情志调摄、饮食、起居、运动、中药等诸多方面,下面可一一论述。

  1.情志养生与"治未病"。

  中医把人的情志分为七种,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是大众熟知的情绪变化。情志的变化,既可有利于人,也可有害于人。如大喜大悲、思虑过度、抑郁过久等,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将喜、怒、忧、思、悲、恐、惊分别列为了致病因素。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态,舒畅的情志,凡事安然处之,情绪波动不要太大,不但可以预防情绪引起的相关疾病,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2.饮食养生与"治未病"。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书中五谷指: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指: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指: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指: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书中强调,谷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即主食,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古人如此总结,既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也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劳作运动等补充精、气、神的需要。古代名医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说明合理饮食是健康的根本。

  3.起居养生与"治未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起居有常,而能尽终其天年;反之,起居无节,多致半百而衰。”起居,主要指生活作息。有常,是指有一定的规律。因此,起居养生是指人的生活起居,应符合人体生物钟规律,顺应四时节气变化,行事坐卧劳逸适度,既不可过劳,也不可过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中曰:“春季宜夜卧早起,广歩于庭,以顺应春阳生发之气;夏季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顺应夏季华秀之气;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应秋令收敛之气;冬季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应冬日收藏之气。”现代医学大量文献也证实,起居有常符合人体生物钟的规律,有利于调节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4.运动养生与"治未病"。

  《易传象辞乾象》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国古代人就发现了习武之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比常人好,于是早在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就自创“五禽戏”健身,以致 “年且百岁,犹有壮容”。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犹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蠢是也。”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古代留下的强身健体方式,在老一辈人当中广为流传,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现代医学也证明,长期坚持运动,可增加体内血液循环,使肌肉、骨骼、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组织得到锻炼,调节机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提高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

  5.中药养生与"治未病"。

  运用中药治疗疾病、养生等,早在中国古代医书中就有大量记载,每一种中药的特征、作用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如:人参的作用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等,当归的作用是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薏米仁的作用是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通过了解中药的特征和功效,不同体质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计划食补养生,以达到防病治病,增强抗病能力,促进健康的目的。

  三、关注老年人,推进健康云南

  古代中医总结的延年益寿方法,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新标准,一个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统计,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5%。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已成为现实。老年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逐渐下降,抵抗力低、健康状况欠佳,因此关注老年人,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促进全民健康,推进健康云南建设的重要步骤。

  四、中医治未病,推进健康云南建设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健康中国建设提出了要求,中医治未病体现了“以人为本,辨证施治”的思想体系,我们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护人员应努力钻研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深刻认识治未病在推进健康云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落实“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中医治未病宗旨,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不断普及健康知识,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推进健康云南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我们| 院长信箱| 合作交流|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投诉意见| 网站地图|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挂号咨询:65705788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万华路239号医疗质量投诉:65731163医德医风投诉:65711321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1100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20000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