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谚语中蕴含着哪些医理?这篇文章带你了解
•中医谚语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体现出的医理,即所反映的中医理论体系视角下的生理观、病理观、辨证观、治疗观及养生观等,其中兼具专业性与科普性。
•谚语的传播能使中医学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进而找到“大道至简”的感觉。但谚语本身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以偏概全、夸大其词、医理不确、推理不当等。
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短语,所反映的是民众的某一方面的生活实践经验,一般为口语化的短句或韵语。中医学中也存在着大量谚语,对中医学的学习与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兹对此作一简略分析。
中医谚语包括专业谚语与行业谚语
作为熟语的一种形式,谚语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及意义上的整体性,同时能用简言俗语反映深刻、复杂的道理。
就语言特征而言,谚语一般具有如下六点:一为精练性。“片言可以明百意”(刘禹锡语),谚语即有如此功用。其用辞简练,短小精悍,与说教式的冗言赘语完全不同。二为修辞性。《左传》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谚语则广泛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来表情达意,如比喻、对偶、夸张、对比、双关、拟人以及顶真、借代等,把抽象的概念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言浅意深。三为趣味性。谚语的形式大都工整,表述形象生动。四为口语性。谚语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五为声律性。谚语讲究节奏和韵律,具有声律美,朗朗上口,易于诵记,其大致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六为地域性。谚语的形成,总是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有着相应的文化背景。
中医谚语除上述各种特点外,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体现出的医理。也就是说,所反映的是中医理论体系视角下的生理观、病理观、辨证观、治疗观及养生观等,需要兼具专业性与科普性。但它毕竟是一门专业学问,行里行外的理解肯定有所不同,因而中医谚语又可分为专业谚语与行业谚语两类。前者会涉及专业概念与术语,仅能在同行间传播;后者使用的则是大众语言,多在民间流传,如“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秀才学大夫,如刀切豆腐”,又如“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儒林外史》),再如“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活幼心书》),还如描述中医诊病的方式为“三个指头,一个枕头”等。
中医谚语遍布理法方药及养生保健
谚语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分布非常广泛,可以说遍布理、法、方、药及养生保健的方方面面。
脏腑经络:如“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理虚元鉴》);“经犹大地之江河,络犹原野之百川”(《类经》),等等。
病因病机:如“百病生于气”(《素问·举痛论》);“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素问·逆调论》);“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灵枢·寒热病》);“脏寒生满病”(《素问·异法方宜论》);“虚生百病”(《本草纲目》);“一息阳气一息命,一息寒气一息病”;“风为百病之长,寒为百病之源,湿为万病之首”;“百病从寒起,寒从脚底生”;“酒是穿肠毒药,气是惹祸根苗";“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气虚则麻,血虚则木”“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景岳全书》);“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百病多因痰作祟”;“久病多瘀,怪病多痰”,等等。
辨证辨病:如“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医宗必读》);“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面肿为风,脚肿为水”;“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久痛无寒,暴痛无热”;“无阳则厥,无阴则呕”(《类证活人书》);“虚则太阴,实则阳明”(《伤寒来苏集》);“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初病在经,久病在络”,“撑痢疾,饿伤寒”,等等。
治法用药:如“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医学读书记》);“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医学传心录》);“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伤寒温疫条辨》);“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妇人大全良方》);“清肝须降火,清心须豁痰”;“欲求南风,先开北窗”;“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通俗伤寒论》);“宁舍其穴,勿舍其经”(《针灸大成》);“月满勿补,月亏勿泻”;“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伤寒例》)。又如《景岳全书》引《医诊》谚曰:“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
养生: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论衡》);“长生要清肠,不老须通便”(《抱朴子》);“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吃姜,胜似喝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春不减衣,秋不加帽”;“冬不蒙首,春不露背”;“日不敞胸,夜不凉背”;“饭后不洗澡,酒后不洗脑”;“贪吃贪睡,添病减岁”;“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好牙口”;“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禆神元”;“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食多伤胃,愁多伤身”;“养心莫若寡欲”;“心不安,病百般”;“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四十不补,五十受苦”,等等。
中药:关于其识别,有谚曰“有毛能止血,有刺善祛风;肿节治跌打,粘潺拔毒功;藤茎黏风湿,中空消水肿;花叶能升散,籽实专下行;麻辣治蛇咬,芳香功止痛;酸涩可收敛,甘味补气雄;苦寒泻火热,辛辣善温中;咸味能软坚,质重能镇静。”关于其采收,有谚曰“采药贵时节,根薯应入冬;果实应初熟,种子老熟用;茎叶宜在夏;花采舍苞中;采集要合理,资源永利用”;“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解表草药路边坡,利湿草药湿地多,清补中药深山谷,通络藤本密林窝”;“半夏南星溪边长,车前葶苈路边寻”。关于其炮制,有谚曰“知母不净毛,吞下一把刀”“揍打苍术,火燎升麻”“抽心远志,剥皮桔梗”“天麻蝴蝶花,黄芪如柳叶,槟榔不见边,附片飞上天”“逢子必炒”“逢子必捣”,等等。
对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解,业内尚有“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元素,杂病用丹溪”(《明医杂著》)之谚。
中医谚语的优势与局限
众所周知,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产物,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其根植于传统文化,总体具有“文简、意博、理奥、趣深”的特点,汉代太医丞郭玉曾有“医之为言,意也”的感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时常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另一方面,其又源于生活实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许多人都有亲身体验,不少内容甚而成为生活常识。在此背景下,一些医者或读书人在习用过程中,会逐渐产生一些自己的感悟与体会,以通俗的语言、以类比的方式总结出来,就形成了中医谚语。
一般而言,谚语与格言是有较明显区别的。格言多偏于逻辑思维,多是带有哲理性的书面化语句,而谚语多偏于形象思维,多是带有文学性的口语化语句。换言之,谚语是格言的通俗说法,格言是谚语的规范表达。但或因于中医理论体系的特殊性,不少时候二者的界限并不严格,上述列举的一些语句因专业内外的视角差异,称谚语或格言似属两可。
谚语的传播能使玄奥、模糊的中医学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进而找到“大道至简”的感觉。多了解掌握这种谚语,其积极的、有益的作用显而易见,但也毋庸讳言,谚语本身大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较为明显的有:一是以偏概全。为了突出或强调某一因素,一些谚语表述往往过于绝对化与片面化,常把一些具有或然性的内容以必然性的语气表述,用“无……不”“无……则”等句式,“皆由”“皆属于”等用词,如“无湿不成泻”“无积不成痢”“无积不成疳”“无痰不作痫”“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或如“百病生于气”“百病生于痰”“百病生于湿”“百病生于寒”;或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列举的“病机十九条”等。二是夸大其词。关于一些养生措施如叩齿、咽唾、梳头、揉腹等,其效果表述均属夸张,“掺水”明显。三是医理不确。有些谚语的内容属于个体感知,主观色彩明显,于医理则未必贴合。四是推理不当。类比思维尽管可利用已有知识或经验,有助于理解与解决问题,启发新的思路,提高思维效率,但受限于已知,且过于主观,因而可能会把思维引入歧途。
综上所述,中医谚语是一种基于临证与生活实践的、充满智慧的、富有意味的经验总结,值得品味与借鉴。恰当应用,则能使问题理解更为简易、辨证治疗更加简捷。而若不加分析,不知变通,不能去芜存菁,则会把引导变成误导,甚而使思维单一、片面,执滞不化。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