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春茶一两金”养肝还能降三高,但身体有这几种情况要忌喝!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茶香遍地。所谓“一两春茶一两金”,会喝茶的人都会贪这一杯新鲜的春茶。
春季,最宜饮新茶
中医认为,春气通肝,绿茶入肝,春令阳气开始生发,肝气也偏旺盛,如果肝气升发太过,肝火易旺,肝阳易亢。
春茶性凉,气味芳香,具有疏肝气、清肝热、降肝火、缓肝急、养肝血等功效。
喝春茶能适当改善急躁易怒,心烦气躁,抑郁不乐,乳房作痛,口干舌躁,咽喉疼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咳嗽痰黄,皮肤瘙痒,牙龈肿痛,大便干结,面部痤疮等症状。
而且春茶属新茶,且是一年中品质最佳的茶,所以它口感最好,营养价值也最高。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喝茶还有这些益处:
▶ 降三高
研究发现,与一天喝茶不到1杯的人相比,每天喝5杯以上绿茶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会明显下降。
此外,经常饮茶的人,可使血总胆固醇水平下降25%,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也会有明显下降。
▶ 防止痴呆
茶能有效延缓大脑退化,对大脑细胞有保护作用,有助于维持大脑血管的健康。
▶ 抗压力、抗焦虑
绿茶含有茶氨酸,可帮助控制焦虑情绪,一般3~4杯绿茶能含有100~200毫克的茶氨酸。
▶ 提高免疫力
有研究指出,连续2周每天喝5杯茶的人,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 提高杀菌力
有研究发现,绿茶可使抗菌素药力大增,最高杀菌效率可提高3倍以上,并且,还有降低各种病菌耐药性的作用。
注意:忌喝头遍茶,防止农药残留。
什么茶才是“春茶”
一般来说,了解春茶采摘的四个时间段,就知道追春茶的正确时间了。
▶ 头采茶
头采茶是每年第一次对已经达到采摘标准的芽叶进行采摘。数量极少,但品质却不一定是最好的,不必盲目地追求。
▶ 头春茶
头春茶是春季采收的第一批茶叶,品质往往是一年中最佳的。
▶ 明前茶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成的茶叶,其本身质量不错,偏偏量少,上市时间又早,所以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 雨前茶
雨前茶是谷雨前采制成的茶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也值得一买。
▶ 挑茶秘籍
1、看外形:好的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显得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
2、摸手感:购买散装干茶,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捏,选择干燥且手感重实的茶叶,风味更佳。
3、闻香味: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部分优质茶叶,三泡仍有余香。
4、喝味道:春茶的茶芽氨基酸含量高,喝起来口感更为鲜醇爽口。
每天这样喝茶
古代人最早是摘了茶叶嚼,发现嚼了以后就可以治病。此后进一步发展为“煮作羹饮”,就是用茶来做汤做饭了。
茶虽好,但这些人不宜喝
我们都知道喝茶好,可是喝茶也有"过犹不及",当你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请放下茶杯。
喜欢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种类有很多,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功效和茶性。而为了让我们迅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们的身体会发送一些信号。
当以下这些信号出现时,最爱的茶也要从手中放下,停止品饮,免得损害身体健康,不要让“养生茶”成为“有害茶”。
▶ 生病或有肝病时
茶是药物,也非药物,药需医生辨证施治,茶更无法替代药物,生病时需遵医嘱而用。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 胃病发作时
茶性寒凉,身体虚寒、脾胃虚弱者,空腹不宜喝茶。
▶ 痛风发作时
痛风是一种折磨人于无形的病症,发作起来让人疼到睡不着。痛风患者不能接触嘌呤、鞣酸、海鲜等食物,而茶中含有一定的鞣酸物质,此时喝茶只会加重病情,尤其是浓茶或者浸泡时间较长的茶。
▶ 处于特殊时期时、怀孕哺乳时
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避免咖啡碱等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哺乳期饮浓茶,过多的咖啡碱会进入乳汁,小孩吸乳后会间接的产生兴奋,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 骨骼生长发育时
孩子正处于骨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茶叶中的生物碱影响钙的吸收,长期可能导致儿童骨骼发育不良。家长给小孩喝茶的时候要谨慎,要适当清淡。
▶ 营养不良时
茶有分解脂肪的功能,营养不良的人,要少饮茶。
▶ 贫血时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铁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人体内铁的来源,故贫血患者不宜饮茶。
▶ 神经衰弱时
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神经衰弱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会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饮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饮花茶,午后饮绿茶,晚上不饮茶。这样,患者会白天精神充沛,夜间静气舒心,可以早点入睡。
▶ 失眠时
有的老人说,晚上别喝茶,喝茶睡不着。是因为茶叶中含有一定的咖啡碱成分,控制人体中枢兴奋度,摄入越多,人越兴奋,睡觉前或者失眠时喝茶无异于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