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天天读·6月5日
重要论述
1944年6月5日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全体会议讨论和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指示指出:不占领大城市与交通要道,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过去人们以为从大城市与交通要道驱逐日寇的任务,似乎只有国民党才能胜任;现在必须改变此种观点,认为有些只有依靠我党才能胜任,有些主要依靠我党才能胜任,依靠国民党是无望的。因此,必须把城市工作与根据地工作作为自己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而负起准备夺取所属一切大、中、小城市与交通要道的责任来。日寇正在没落过程中,西方反希特勒斗争不久可望获胜、太平洋反攻日寇今后必更开展的形势,给予我党以良好条件,一方面发展与巩固根据地,依据现有基础,建设比现在强大得多的军队与地方工作;又方面,争取城市及交通要道的千百万群众,瓦解与争取伪军伪警,准备武装起义,以俟时机成熟,就可使二者相互配合,里应外合地进攻日寇,占领大城市与交通要道。里应外合的思想,是我党从大城市驱逐敌人的根本思想。必须把争取敌占一切大、中、小城市与交通要道及准备群众武装起义这种工作,提到极重要地位,改变过去不注重或不大注重城市工作与交通要道工作的观点,唤起全党注重此项工作。
1946年6月5日
《解放日报》发表题为《美国应即停止助长中国内战》的社论。毛泽东修改了这篇社论。加写的一段文字是:很明白,华北和东北的内战,是由美国代替国民党运送军队和军火之后,才能发生与加剧的,如果没有美国的军事运输,中国反动派要在东北华北进行大规模的内战,就根本没有可能。
1980年6月5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社论撰写人访华团时,谈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说:我们讲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因为我们必须认识中国的现实,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来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也要根据现在中国的薄弱基础来决定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非常艰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如果每个人增加一美元的收入,就需要十亿美元。尽管三十年来,我们建立了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的初步基础,但毕竟底子薄,管理水平也低。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科学、教育方面的损失很大,耽误了一代人,缺乏人才。这就是现实。我们要正视这个现实,所以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定得太高了办不到。
2000年6月5日
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他指出: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我们要抓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抓紧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抓紧推进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在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特别要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提高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他指出: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也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在科技事业的发展中,科学家的作用十分重要,但仅仅靠科学家的努力还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和参与,这样才能形成科技发展最深厚的基础。坚持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才能获得最根本的动力和产生更大的威力。应该形成全国方方面面共同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气氛,应该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有了一些科学知识,不等于就有了坚定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为指导,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磨炼,才能真正树立起来。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在全社会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 他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面对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挑战,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巨大科技需求,我们必须开阔眼界,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这篇讲话的主要部分以《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为题,收入《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2006年6月5日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就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问题指出: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这篇讲话收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2014年6月5日
习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表示,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中阿人民的祖先走在了古代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当前,中阿都面临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希望双方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新机遇新起点,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他指出,未来10年,对中阿双方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他强调,“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因为丝绸之路相知相交,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双方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他还指出,成立中阿合作论坛,是我们着眼中阿关系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抉择。希望双方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加强政策沟通,深化务实合作,不断开拓创新,把论坛建设好。
党史回眸
1944年
6月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党的组织必须把城市工作与根据地工作作为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一俟时机成熟,就可使二者结合,里应外合地进攻日本侵略者,夺取大城市与交通要道。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城市工作部门的指示》,要求地委以上各级党部必须建立城市工作部,专门负责管理及交通要道工作。
2000年
6月5日 中共中央作出《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全局和党的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要加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跨世纪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力度,适度扩大党校办学规模;要以全面培养领导干部政治家素质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党校教学新布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
2008年
6月5日 国务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历史瞬间
1925年6月5日,中共中央发表《告全国民众》,号召全国人民奋起,同帝国主义的暴行作斗争。
【党史百年 · 天天读】执行编辑:卢佳 审读:郭伟伟 指导:班永杰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原文链接:http://www.dswxyjy.org.cn/GB/434461/434467/434670/index.html